台灣學生手機滑太多早已經不是令人驚訝的事,但補習會不會也補太多呢?
首先,我必須要說這裡的補習不只是學科的加強課程,包含音樂課程、藝術課程、運動課程 ⋯⋯ 等。
另外本篇文章並沒有說補習或其他課程不好的意思,因為我小時候也是英語、數學、素描、油畫、書法、羽球、鋼琴、游泳 ⋯⋯ 課程全部同時來的背景下長大的孩子。但是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我記得我常常跟我媽媽說的一件事就是,我需要一點自己的時間,我小時候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我這麼想要這段「時間」,我所糾結的時間不夠指的是什麼呢?
後設認知
這在教育學上我們稱之為後設認知,最早是傅來福(J.H. Flavell)教授在1967年所提出,之後布朗(A.L. Brown)在1976年至1978年將後設認知界定為「個人對認知活動的自我調節」及「理解」的歷程。
簡言之,任何的學習活動都需要有『知識吸收』的時間,就是吃下一顆維他命,我們總也要給他一些時間消化吸收,但是現在人的課程中經由教師講解來吸收知識,在表面上似乎比閱讀自學輕鬆得多。但是,那都是說話者或教師以他的理解產出的精華結果,就好比是濃縮果汁,你直接喝下肚只會讓自己腸胃受傷,需要的是加水稀釋,在學習上「自己的時間」就是作為稀釋的效果。
這段時間我們也稱為「靜態知識吸收」,通常扎實的課程是靜態而繁複的,學生往往要從複習或整理筆記過程中吸收知識與觀念,或甚至在思考的過程中產生出問題,在隨後複習的過程中在腦海中想像、詮釋、聯結、整理、評估、理解,若可以再發問則更有助於最後知識的吸收。
學習需要的是沉澱的時間
這些以上的過程中,其實要說明一件事的重要:沉澱的時間。現在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安排上了五花八門的課程,當然都是好的課程,但是就像各種營養品跟維他命,分開食用對身體有益,但若沒有吸收消化的時間,這是不是無異於囫圇吞棗甚至演變為揠苗助長了呢?
這時很多家長就會提出,所以是要讓小孩放空嗎?通常我們會建議家長多跟小孩一起閱讀,請注意!是一起閱讀,不是坐在旁邊滑手機陪他們閱讀,閱讀是其思考能力精進的必經之路。甚至可以藉著多元、重複的閱讀,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思想體系與架構,這就是珍貴的「靜態知識吸收」時間,他們可以藉由閱讀素材中來驗證已知並探索未知,與學習後的複習相輔相成才能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我常在週末時到台北松菸的誠品書局或敦煌書局,站在書架前,總能看到幾位熟面孔家長(不是我的學生),他們總是請小孩去挑選一本書,家長也挑選一本書,然後跟他們一起坐在閱覽區閱讀,每過一陣子就會停下來詢問孩子,你剛剛讀到什麼呢?讓小孩把最有趣的部分說出來或簡短的摘要故事,父母也會分享自己為什麼喜歡或不喜歡這本書。
他們一家臉上那份對於聆聽對方的專注神情及適時的鼓勵,甚至有時反對彼此看法的討論。
我想這是城市中,最美的親子共學風景了。
原來~ 學習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有時可以「放空」。
下次我們來討論為什麼不要再讓小孩讀「速成的」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