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XX 餐廳,請問幾位?
長輩:3+1
我相信在台灣的我們都一定聽過這樣的回答或自己說出來過。
那天在我們的批判思考課程中,其中一堂課為題目自選題。
本課程旨在讓學生針對成長經驗中身邊的社會現象、語言現象、科技趨勢 ⋯⋯ 等等發出詰問,並審慎思考並針對議題、現象討論或辯論。
【學生提問】
那天我們一個孩子的主題為:「為什麼要用餐時很多長輩要說 3+1?話語中的禁忌語由何而來?」
隨著社會科學的進步,往昔不少禁忌都被打破,如反映封建宗法觀念和等級制度的避諱現象現今皆已不復存在。今日禁忌已少,但為何委婉語仍在增加之中?
【課程中討論】
首先,我們先一起來定義何謂「委婉語」?
委婉語可分為禁忌委婉語和修辭委婉語,大多用隱喻的方式來將該文化中「不好的」概念轉移。
[註]請注意文章最後的學生反思,學生們對於「不好的」該詞的重新定義、理解並下的結論。
「禁忌委婉語」是出於「不敢說、不可說」,「修辭委婉語」則多出於「不願說、不好說」,
禁忌語和委婉語的比較可以依照:語言類原因、社會語言、使用範圍、詞彙使用、表達方式來分析。
簡單來說人類心中的,「崇拜(敬)→ 恐懼(畏)→ 禁忌 → 避諱 → 委婉」
委婉語用於取代某些禁忌語,將「不可說」而為人所惡的「禁忌語」換成「可說」而為人所好的「委婉語」,因此有些委婉語實際上是禁忌語的變體,二者具相伴相生的關係,旨在避重及就輕,例如「死亡」為人所最畏懼者,關於「死亡」的委婉語也相形增加,像「過世、長眠、往生、升天、成仙」 等皆是。
【研究原因】
索緒爾(1985) 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一書中指出:
「語言是符號,符號本是任意的,然而由於迷信思想、傳統文化 或其他因素的影響,人們長期以來對語言符號和它所代表的事物間的關係發生誤解,對不理解神袐力量產生恐懼,尤其古代人們對自然現象無法作出科學解釋,他們相信語言與事物間存在著某種必然關係,因此將語言看作事物本身。」
在漢文化中總是有,「名副其實、一語成讖、禍從口出」等思想,為趨吉避凶或怕招治不好的事物,因此使用委婉語,大多與「性、老、病、死」相關。
在聖經裡,也有「語言就是神、神就是語言」的概念,語言一直被認為是擁有權力的人的「話語權」,只要說出口就已成既定事實,因此「性、老、病、死」等人類無法控制的事就被我們刻意避開。
【學生反思】
為什麼討論「性事和死亡」會變成不健康或是忌諱的事呢?
人不是害怕死亡,而是對「未知」和「遺憾」的恐懼。
很多人避諱死亡,認為談這種事情不吉利,但隨著社會開放,我們看到越來越多遺憾,源自於「來不及」,來不及說、來不及表露、來不及安排,與其害怕嘎然而止,家長們不如常透過事件來與小孩聊天互動,降低自己和孩子對於「死亡」未知的恐懼。
而是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並把每一天過得精彩。
「不要談性,長大後就懂了」,成長過程中,你也聽過大人這麼說嗎?
性是主觀的、私密的,充滿多元、歧異想法的,每個人都會有不同觀點,但無論再怎麼想盡辦法躲避,性依舊存在。
我們的觀點,不管是什麼事,我們還是會使用「性、老、病、死」的委婉語,不是因為我們食古不化,而是因為我們思考過並討論過這些事情了,但對於身邊的人及社會,我們還是「尊重」並在該文化中表示禮貌。
「語言及思維的敏感度在於我們對於說出來的話,思考過、討論過、反思過、並『選擇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