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的教育中,從小我們都習慣要有週考、段考、期中期末考、升學考⋯⋯等等,各種考試都只在證明一件事,就是到底學生有沒有學到,家長也能了解到底自己花的錢有沒有達到效果。
是的!每個人都一定有這樣的想法,包含我自己在生病時,吃了兩包藥就一直在檢視:「到底有沒有效果,還是換一家試看看呢?」
這種想法時常蹦出來,這很正常,但是有時候很多事情是需要時間的,培養感情、生病養病、健身減肥、學習也如此。
在我教學的過程中,最常被家長問的是:「你們的課程會有考試嗎?如果沒有考試,怎麼知道小孩學會了?」
學生時期的我也常常在思考,我知道我有在學習,但我是需要時間反思跟整理我腦中的資訊的,為什麼很多老師喜歡教到一個段落就說:「好!現在課本收起來,隨堂考,我來看看你們剛剛有沒有在認真聽。」
但這真的是最有效的檢視嗎?抑或是學校或補習班做來讓家長看到他們有在做事的證據呢?
這個問題在《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一書中被詳細的討論。
[註]本書討論的內容,不一定是最正確的答案,但肯定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認知心理學家 Nate Kornel 提出有益難度(desirable difficulties)的概念,學習中的困難概念,短期上會造成障礙且讓進度緩慢,並形成心情上的壓力或不適, 但卻是有利於長期學習的成果。
學習中大量的提示、方法、階段測驗往往會提升短期的學習成效,但長期以往卻無益於學生的『系統性學習』。
芝加哥大學的教授 Lindsey Richland 觀察了全世界各地幾百個教數學的課堂錄影,通常課堂都先由老師講課,接下來給學生搶答或練習,經過觀察後,我們會發現大多學生沒真的聽懂課堂「知識點的規律」,但發現了「老師的規律」,因為老師會給「提示」。
例如:
I ____________ a cup of coffee last night. a. do b. does c. did d. doing
發現到,很多老師在問問題的時候會以給予相對應的提示,剛開始都會教學生「連結式問題」(知識本身)
但當學生用眼神向老師求救,接下來就變成「依照規則式問題」:
有可能當天正在教過去式,因此學生自然而然都會只回答過去式答案 c
也有可能是老師強調 last night,因此學生也會回答過去式答案 c
結果是,學生答出來了,老師也很滿意,不過真的懂了嗎?
世界各地的老師都用兩類問題來教導:
- 建立連結式問題:從基本概念延伸到更多概念。
- 依照規則式問題:依照例題解其他的相似題目。
其實階段性的考試不也是如此嗎?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小孩學期週考、段考都可以考很好。
因為他只需要熟稔於該階段的概念及知識,考完後就將知識拋諸腦後,認為腦袋要進入下一階段,但其實學習是持續性的概念連結及提升,不應該是階段性的考驗,因此這類小孩就在大考時會陷入難題,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考試失常,或許只是沒有建立起應有的完整學習邏輯。
書中給出結論,有提示的訓練並未能留下學習成果,在刻意練習間,刻意不練習,考出高分不等於進步。
師生絕對要設法避免把當前的表現解讀為學習。在學習期間考出高分可以表示學得很好,但仍需明白,時常是曇花一現,而非實際進步。
老師們應該要提供「有益的考驗」(desirable difficulties),讓學生覺得困難又挫折,但如果他能夠用自己的話「給出」結論,就算是錯的,因為被逼著想答案,長遠來看是會學得更好。
學習上那些看似「難以定義的經驗累積過程」,反而成就了現在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