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一位家長跟我們分享他的煩惱, 多年前他還是名高中生,現在已經出社會幾年了,媽媽的煩惱如下:
- 我小孩出國讀書回來之後就一直埋頭在工作,休假就跟朋友去旅行,好像一直沒有在思考找對象跟結婚的事,該怎麼辦?
首先,這是很多父母跟小孩之前產生衝突的點,當自己的孩子走向「家長認為可能不適合的道路」時,會感到擔憂甚至失望。
讓父母們失望的原因各有不同,常見的不外乎:
- 父母認為自己已經走過那條路,不論成功與否,都是比較有經驗的,他們只是不希望看到「明知故犯」或早知道我就 ⋯⋯ 的人生也在他們的寶貝身上發生。
- 對於好或快樂的定義不同。
今天的專欄我們將針對第二點展開探討,我們也將這點稱作「加法思維 vs. 減法思維」
*註:這裡的減法不代表斷捨離,而是闖關卡的概念
在社會分析著作《什麼樣的愛值得勇敢一次》中,作者提到父母輩往往以設定好人生目標:
讀大學 → 工作 → 找對象 → 買車 → 買房 → 結婚 → 生小孩 → 照顧父母 → 抱孫子 ⋯⋯
朝這些目標一天一天前進。
他們在規劃人生方向及找對象時,都是以找到一個可以一起達到各階段目標,就像闖關的概念。
減法思維的人會認為過一關少一關,他們的快樂建立減少人生的關卡上。
但現代人很重視感覺的,不管現在是幾歲,
這些階段若是成為人生的重擔,沒有辦法幫他們的人生加分的話,
他們會選擇不做,若找到一個對象可以為他們的人生加分,他們才會選擇戀愛,
若買房會幫他們人生加分,而不是因為存頭期款或繳房貸而摧毀生活品質的話,他們才會選擇去做。
所以不是現代人變自私,也不是他們沒目標,而是更珍惜當下跟希望生活是不斷的加法,每一件事都需要讓自己變得更加分。
因此,對於好及快樂的定義或是說對於人生成功的定義就不同了。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相信每位父母的想法一定跟自己的父母有些許不同吧,有時換位思考一下便能明瞭。
當然父母們不希望子女犯錯,但也或許是那犯的錯所獲得的經驗和走過的那條路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除了生命安全相關的,就真的要全力阻止小孩嘗試)